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“Take the rights path”,我国的宣传主题为“社会共治,终结艾滋,共享健康”,为积极响应国家防艾号召,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,共担防艾责任,助力达成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目标,共建健康中国,共享健康成果。
什么是艾滋病
艾滋病的临床症状
急性期
无症状期
艾滋病期
艾滋病传播途径
性传播
血液传播
输入受到感染的血液。合用受到污染的针头、针管或其他锐器。
母婴传播
艾滋病的治疗
艾滋病“三大防线”
防线一:预防经血液传播
●严禁吸毒,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。
●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,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
●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、剃须刀、刮脸刀等个人用品。
●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体液接触,切断其传播途径。
防线二:预防经性途径传播
●尽量少参加以饮酒为主的聚会,聚会时少饮酒,以免出现“酒后乱性”“酒后失控”的行为。
●尽量少去“酒吧”“蹦迪”等娱乐场所,避免接受不熟悉的人给予的烟、饮料等,因为这些东西里面有可能隐藏着毒品之类成瘾物。
●发生性行为时,要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,这样才能避免感染艾滋病。
防线三:艾滋病暴露后预防
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在暴露于高感染风险后,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体液交换行为,及早(不超过72小时)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,降低感染风险。
暴露后预防应当在发生疑似感染行为后的72小时之内服用阻断药,服药越早,阻断效果越好。需坚持服用28天。
知识科普:哪些行为是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?
艾滋病可防可控不可怕。面对艾滋病,人类坚持向科学要答案、要方法。在掌握了更多科学知识和防治规律后,研究人员达成共识:艾滋病可防可控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共同努力,关爱生命,行动起来,远离艾滋。
来源: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平台
编辑:杨熹漪 王悦(实习)
审核:黄颖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