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凌云县沙里瑶族乡浪伏村,党支部书记覃光贤谈及女儿的婚礼时,脸上洋溢着自豪:“我女儿结婚时,我们没有收取彩礼,也没有准备嫁妆,没有繁琐的车队,没有大摆宴席,一切从简却充满温馨。我们把节省下来的婚礼费用,作为两个年轻人在百色城区创业的启动资金。” 覃光贤的做法,正是沙里瑶族乡推动移风易俗、倡导“零彩礼”风尚的生动体现。
近年来,沙里瑶族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深入村寨调研各族群众的生活习俗与现实需求,将遏制高价彩礼、抵制人情攀比、控制红白喜事宴请规模等内容精准纳入村规民约。
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,将移风易俗与民族团结进步紧密结合,“零彩礼”等文明新风尚在瑶乡逐渐扎根。
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,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,将移风易俗作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。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,构建起党领导全局、党员干部先行、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,促进移风易俗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。同时,将民族团结元素融入村规民约,依托“一约四会”,鼓励群众共同商讨制定符合现代文明的村规民俗,使移风易俗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为。
为了使“零彩礼”等新风尚深入人心,多渠道开展宣传引导工作。利用微信公众号、流动宣传车、村村通广播、户外宣传栏等多种媒介,全方位、立体化地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、内容和要求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,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、好人事迹宣讲、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等,将移风易俗与文化活动相结合,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。
弄塘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“积分超市”为创新举措,为移风易俗工作注入新动力。“积分超市”以“服务积分、以分换物”为理念,激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。村民参与志愿服务、遵守村规民约、践行“零彩礼”等文明行为都可获得积分,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。自“积分超市”运行以来,已有200人次参与积分兑换,有效提升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。
弄塘村农家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2023年12月,他在为女儿操办婚事时,坚定践行“零彩礼”,还额外补贴2万元嫁妆,以简单温馨的家宴代替大操大办。农家万表示:“彩礼钱没有女儿女婿的感情重要,‘零彩礼’能让孩子们轻装上阵,创造幸福生活,还能获得积分,一举多得。”
2024年,弄塘村开展积分评议、物品兑换活动30余场(次),兑换积分6000多分,兑换物品价值2万多元。通过积分制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,“小积分”兑换“大文明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,村民们由“要我做”变成“我要做”,自觉倡导文明新风。
此外,沙里瑶族乡还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由老党员、老干部、乡贤等有威望、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,负责规范和引导婚丧礼俗。同时,发挥老党员、老干部、老军人等“五老”人员的作用,加强对移风易俗工作的宣传引导和监督。设立红黑榜,对移风易俗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家庭进行表彰宣传,对违反规定的进行曝光批评,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。
“过去办红白喜事喜欢攀比,浪费财力人力物力,还影响邻里团结。如今倡导移风易俗,既省钱又省心,还促进了民族团结。” 果卜村老支书李秀念的话,道出了广大村民的心声。
沙里瑶族乡将继续加强宣传教育,创新工作方式方法,完善工作机制,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,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,让“零彩礼”等文明新风尚在瑶乡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,为乡风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来源:凌云县沙里瑶族乡人民政府 刘宗升
编辑:杨熹漪
审核:黄颖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