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首页--移风易俗--移风易俗

田林县农家书屋点亮乡村“文化之光”

发表时间:2025-02-26      来源:本站

近年来,田林县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战略,以农家书屋建设为核心突破口,针对全县170个农家书屋曾普遍存在的“重建轻管,利用率低”问题,积极探索创新,通过点单配书、流动课堂、壮剧演绎、读书分享等多元方式,全力推动农家书屋从单一阅读功能向综合性知识服务平台转变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文化动力。

多元创新,激活文化振兴“新引擎”。八渡瑶族乡弄当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巧用“加法”,融合农家书屋资源,变出多彩文化服务模式,精准击中村民的精神需求“靶心”。“农家书屋+群众点单”,让书屋与村民“双向奔赴”。曾经,农家书屋于村民而言,是个遥不可及的“高冷”存在,如今却成了大家的“心头好”。村民罗正忠满脸笑意地说:“以前觉得书屋和我们的生活不搭边,现在能自己点单了,亲子阅读让我跟孙子的关系更近咯!”截至目前,该村已举办了12场阅读活动,村民的精神生活愈发充实。此外,“农家书屋+理论宣讲”给政策插上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翅膀。该村老党员、大学学子等纷纷化身宣讲员,操着接地气的方言,把乡村振兴、民生保障等政策讲得通俗易懂。“农家书屋+志愿服务”让温暖在书页间传递。志愿服务队化身“文化使者”,假期延时开放书屋,让知识“不打烊”。同时,还为出行不便的残障人士送书上门,更鼓励村民挥毫泼墨、创作书画。据统计,弄当村的6支志愿者团队2024年共开展145场活动,累计服务2万余人次。

青春守护,点亮阅读希望“指明灯”。在浪平镇浪平村的农家书屋,每到周末,当别的孩子还在户外撒欢玩耍时,“书屋小管家”何梓涵就像一只准时“归巢”的小鸟,早早来到书屋,开启她一天的忙碌。就读于浪平镇中心校的何梓涵,把周末闲暇变成书屋管理的“黄金时间”。只见她在书架间轻快地穿梭,小小的手拿起一本本图书,清点、整理、归类,动作娴熟。文学类、科普类、历史类……各类书籍在她的精心摆放下,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,整齐有序地排列在书架上,为前来阅读的村民和孩子们营造了便捷的找书环境。何梓涵不仅管书有一套,与读者互动更是在行。她热情询问村民和小朋友的喜好,再按不同年龄、阅读偏好精准“投书”。她用纯真质朴的话语分享书中精彩,讲述阅读感悟,在她的感染下,越来越多孩子加入“书屋小管家”行列。

坚守奉献,筑牢知识传承“压舱石”。走进者苗乡百隆村农家书屋,窗明几净,书架上书籍排列得整整齐齐,桌椅、电视等设施一尘不染,处处透着管理者的用心呵护。而这位书屋的“守护者”,正是百隆村村支书黄忠军。自黄忠军挑起农家书屋管理重担,这里便旧貌换新颜。日常管理中,他风雨无阻,每周准时“赴约”开放书屋;书籍管理上,他严谨细致,每一本新书入库,登记、验收、分类、上架,一气呵成,还定期盘点整理,确保万无一失。不仅如此,他还贴心地设立村民意见簿,把大家的心声当作“金点子”,不断优化管理,让书屋运作愈发科学规范。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,黄忠军大胆创新,他摒弃“等客上门”的旧模式,主动出击。村民忙农活、年纪大腿脚不便,他送书上门;书屋缺书,“你选书,我申请”服务立马跟上。村民黄保益竖起大拇指:“黄支书这服务,太贴心啦!上次要的书很快就到家,帮了我大忙。”




来源:右江日报 陈娟

编辑:陆敏飞 王子贝(实习)

审核:黄颖庆




热点更多

公益广告更多

主题活动更多